【Kaiyun·開云,新聞】在科幻電影中,“殲星艦”以其巨大的體積、科幻的造型深深地震撼著我們。那么,在有生之年,我們有沒有機會目睹這種超大型航天器建造成功呢?很難,但并非不可能,只不過它可能并不是星際飛船。
科幻電影中的“殲星艦”
近日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(fā)布了“十四五”第一批重大項目指南,其中一個項目為“超大型航天結構空間組裝動力學與控制”。
何為“超大型航天結構”?有網(wǎng)友解讀為“千米級超大型航天器”。國際空間站長約100米,是目前人類建造的最大航天器。以此來推算,這個超大型航天結構相當于十個國際空間站。而現(xiàn)有航天推進技術根本無法持續(xù)驅(qū)動如此龐大的星際飛船。
科幻電影中的“殲星艦”
這個“千米級超大型航天器”另有他用。相關文件顯示,尺寸達千米量級的超大型航天器是未來空間資源利用、宇宙奧秘探索、長期在軌居住的重大戰(zhàn)略性航天裝備,需通過結構模塊化設計、多次發(fā)射、空間組裝的方式進行建造,并解決極其復雜的耦合動力學問題。
中國航天專家龐之浩表示,“千米級超大型航天器”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空電站,它的發(fā)電效率是地面太陽能電站的幾十倍,因此可能成為人類解決能源途徑的終極方案。
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許可不得轉載
-Kaiyun·開云